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始建于1984年,1993年获得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01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食品科学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2009年获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获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学位授权。本学科现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吉林省高水平特色建设学科。
学科围绕国家和吉林省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和重大技术需求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来,在玉米、大豆、杂粮等粮食精深加工与营养健康食品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长白山特色动植物和食药用菌等优质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功能性食品开发、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及评价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及优势。“十二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20余项,科研经费达1.2亿元。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
本学科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等10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有国家、省部级创新团队9个。学科实验室总面积近10000m2,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0人,教授17人,其中,二级教授4人、三级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达80%。现有“双聘院士”1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级学术称号36人次。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硬件设施完备,为国家和地方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二、培养目标
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生物学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素质 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知华友华,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业务素质 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各自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实验科研技能,熟悉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能够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生产和科学问题;具备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的能力。
3.汉语水平 具备相应国际汉语能力水平。毕业时,中文能力应当至少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三级水平。
4.身体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食品科学
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3.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4.食品安全
5.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坚持以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
2.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指导。指导小组由导师邀请2-3名校内外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导师或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文献阅读报告、科研进展汇报及学位论文全程指导。对交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组成交叉学科的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导师应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
3.硕士生入学一周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要和研究生本人商议后制定,以推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六、课程体系
1.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学分下限 |
课程学分上限 |
学位课学分 |
学位课及格成绩 |
其他课及格成绩 |
27 |
20 |
24 |
15 |
70 |
60 |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研究方向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 |
公共 必修课 |
|
中国概况 |
50 |
2 |
所有方向 |
1 |
|
|
汉语 |
256 |
2 |
所有方向 |
1 |
|
学科 必修课 |
|
高级食品化学 |
32 |
2 |
所有方向 |
1 |
|
|
现代食品营养学 |
32 |
2 |
所有方向 |
1 |
|
|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 |
32 |
2 |
所有方向 |
1 |
|
|
食品科学专题 |
32 |
2 |
食品科学 |
1 |
|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题 |
32 |
2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1 |
|
|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题 |
32 |
2 |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1 |
|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题 |
32 |
2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1 |
|
|
食品安全专题 |
32 |
2 |
食品安全 |
1 |
|
|
食品生物技术专题 |
32 |
2 |
所有方向 |
1 |
英文PPT |
|
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 |
16 |
1 |
所有方向 |
1 |
|
非学位课 |
公共 选修课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自然科学类必选 |
1 |
|
|
国际会议交流英语 |
16 |
1 |
- |
1 |
|
|
中西方文化赏析 |
16 |
1 |
- |
1 |
|
|
第二外国语(英语) |
32 |
2 |
小语种者必选 |
1 |
|
学科 选修课 |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32 |
2 |
所有方向 |
1 |
|
|
功能性食品研究与评价 |
32 |
2 |
所有方向 |
1 |
|
|
食品物性学 |
16 |
1 |
所有方向 |
1 |
|
|
食品酶学与酶制剂专题 |
16 |
1 |
所有方向 |
1 |
|
|
食品发酵技术进展 |
16 |
1 |
所有方向 |
1 |
|
|
食品生化分离新技术 |
16 |
1 |
所有方向 |
1 |
|
|
专业英语 |
16 |
1 |
所有方向 |
1 |
|
|
农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
16 |
1 |
除食品安全的其他方向 |
1 |
|
|
现代食品工程新技术 |
16 |
1 |
食品科学 |
1 |
|
|
食品新资源与利用专题 |
16 |
1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1 |
|
|
食品新产品开发及案例分析 |
16 |
1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1 |
|
|
植物蛋白科学专题 |
16 |
1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1 |
|
|
谷物食品科学专题 |
16 |
1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1 |
|
|
油脂化学专题 |
16 |
1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1 |
|
|
粮油精深加工技术专题 |
16 |
1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1 |
|
|
食品加工安全控制专题 |
16 |
1 |
食品安全 |
1 |
|
|
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 |
16 |
1 |
食品安全 |
1 |
|
|
水产品开发新进展 |
16 |
1 |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1 |
|
必修环节 |
|
开题报告 |
|
1 |
- |
|
|
|
中期考核 |
|
1 |
- |
|
|
|
学术活动 |
|
2 |
- |
|
|
|
教学实践 |
|
1 |
- |
|
|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
1 |
- |
|
|
3.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如课堂教授、研究室和基地现场教学等。
4.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采用多种形式,公共课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等方式。重点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各门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学位课70分为及格,其它课60分为及格。
七、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1学分)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专业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1学期末确定论文题目。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要有利于发挥导师和学生的特点。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须由作者独立完成。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2学期末或第3学期初提交开题报告,要求研究生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资料进行搜集、阅读和整理,获取全面而准确的文献体系之后进行开题。硕士生要求阅读不少于80-120篇文献资料,其中基础研究性论文外文资料占到40%-50%以上,应用性论文外文资料占到20%-30%以上。近3-5年内的文献资料占一半以上,权威文献至少占30%以上。文献综述部分不少于3000字,开题报告采取报告和ppt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人阐述时间不少于15分钟,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作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开题报告通过后记1学分。具体办法按照《吉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2.中期考核(1学分)
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完成。休学研究生中期考核与下一年级同期进行。
中期考核工作由学院统筹下,学科组织成立中期考核小组,考核形式采取ppt汇报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论文开题的进展情况等;中期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研究生中期考核成绩优秀比例不超过参加考核人数的30%,具体办法按《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3.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2学分(听学术报告记1学分);参加国内一级学会举办的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1学分(听学术报告记0.5学分);参加国内一级学会分会或省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0.5学分(听学术报告记0.3学分);在全校或学院作学术报告计0.3学分(听学术报告计0.1学分);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联合培养半年以上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视为考核合格。学术活动考核由导师在第6学期初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经导师审核通过后记2学分。
4.实践教学(1学分)
硕士研究生至少完成6学时教学实践,实践教学考核由导师在第6学期初对学生进行评价,经导师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5.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1学分)
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学习、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
八、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具体要求。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2)学生以第一、第二、第三作者在JCR2区及以上期刊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篇。
(3)学生以第一、第二作者在JCR3区或JCR4区期刊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篇。
(4)学生以第一、第二发明人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
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必须为吉林农业大学,发表成果的内容必须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或与之相关的前期或延续性研究结果。
参照《吉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暂行规定》和《全球十大正规网赌网址关于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实施细则》执行。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内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我校的相关规定,且达到学校及学科的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工学/农学硕士学位。
十、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方案自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